临床实验表明。一些女性在试管婴儿促排卵过程中,会有卵巢低反应。这部分患者生长的卵泡数量少,通过促排卵能够获得的母细胞数目不足,这会直接导致未来可移植胚胎少、临床妊娠率低。
当促排卵时发现卵巢低反应,怎么办?
当女性朋友寻求生育医疗帮助时,有一部分患者就会反映出这样的情况。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卵巢低反应的情况呢?会不会导致不孕不育?
什么是卵巢低反应?应该如何针对性治疗?
所谓的「卵巢低反应(POR)」,指的是卵巢对*****(Gn)**反应不良的病理状态。
既往国际上有多种关于卵巢低反应(poorovarianresponse,POR)的不同诊断标准或定义,2011年欧洲人类胚胎与生殖学会(EuropeanSocietyofHumanReproductionandEmbryology,ESHRE)发表了POR博洛尼亚共识,是目前国际上绝大多数有关卵巢低反应研究普遍接受的标准。
卵巢低反应和卵巢功能低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简单来说,卵巢低反应就是在促排卵的过程中,卵巢对促排卵药物反应不良,即使使用超大剂量的促卵泡素也不能产生足够数量的卵泡。
卵巢低反应主要表现为卵巢**周期发育的卵泡少、血雌激素峰值低、Gn用量多、周期取消率高、获卵数少和临床妊娠率低。
而卵巢功能低下,则是指卵巢本身的功能水平比较差,卵泡数量和质量下降。
TIPS
沿用博洛尼亚共识,至少满足以下3条中的2条即可诊断POR:
(1)高龄(≥40岁)或存在卵巢反应不良的其它危险因素。
(2)前次IVF周期卵巢低反应,常规方案获卵数≤3个。
(3)卵巢储备下降(窦卵泡数AFC<5-7个或基础抗缪勒管激素AMH<0.5-1.1ng/ml)。
如果年龄或卵巢储备功能检测正常,患者连续两个周期应用比较大化的卵巢**方案仍出现POR也可诊断为卵巢低反应。
新版《共识》同时进行补充说明,对于年龄≥40岁患者,卵巢贮备功能检查异常,即AFC或/和AMH异常,在未行IVF周期之前,应诊断为预期的(疑似的)POR(expectedPORs)。
为何会发生卵巢低反应?
当促排卵时发现卵巢低反应,怎么办?
究其原因,发生卵巢低反应比较主要的原因还是卵巢功能低下,也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卵巢「衰老」,而卵巢「衰老」的主要凶手,就是年龄。
卵巢内始基卵泡数量以及卵细胞由染色体质量与女性年龄的关系以及相应的生育事件
通常当女性年龄>35岁,就进入了生育高龄,而此年龄段寻求辅助生殖助孕的女性发生POR的几率也大幅增加。
而≤35岁的女性,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也应当心卵巢低反应的发生,及时就医检查:
1.遗传和免疫因素:①染色体畸变;②细胞*****(gonadotropin,Gn)受体缺陷,基因突变;③部分患者体内存在抗透明带抗体;④易感基因多态性;⑤先天性酶缺失。
2.获得性因素:卵巢手术、自身免疫性疾病、盆腔感染、化疗及盆腔放疗。
3.体重质量指数(BMI):推测随着体重质量的增加生育能力降低。
4.既往促排卵用药不当。
5.环境因素:①长期接触有害物质;②辐射;③不良生活习惯。
6.其他原因不明的因素。部分患者基础FSH水平及E2等水平均正常,卵巢储备功能正常患者,但在超促排卵过程中出现卵巢低反应,又称为未预期的卵巢低反应(unexpectedpoorresponse)。
对于卵巢低反应,应该怎么办?
卵巢低反应的女性促排卵的效果较为不理想,但这并不等于不能排卵,更不代表未来没有生育的机会。
IVF常规促排卵方案
新版《共识》指出,IVF常规促排卵方案对POR的治疗都没有显著效果,但针对每个个体的方案的调整还是有意义的。对于有过IVF促排卵史的POR患者,应回顾病史及上周期促排方案,注意排除假性POR,如慢反应或起始Gn少(高BMI)等。
非传统促排卵方案
对于有过IVF促排卵史的POR患者,可考虑采用非传统的促排卵方案,如微**方案、自然周期、黄体期促排卵等。
因为超促排卵对这些患者可能没有效果,甚至导致卵巢功能显著下降,增加非整倍体胚胎的几率,比较终结局更差,这些方案应用时应监测卵泡发育情况,随时关注性激素LH、E2、P(特别是E2)的变化,以决定是否注射及何时注射GnRHa/HCG及取卵时机。
对于成功取卵,下一步需要进行胚胎移植的患者,当微**方案引起体内膜薄或其他原因导致内膜薄以及“移植窗”错过时,应尽量冻存胚胎(采取玻璃化冷冻),以后采取措施调整内膜后再解冻移植,效果更好。
POR患者常用的预治疗方法
在进入促排卵周期前通过药物预处理改善卵巢反应性。
药物助孕括生长激素、雄激素(DHEA、经皮给药睾酮、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雌激素、口服避孕药(OC)等,促进POR患者卵泡的募集,增加窦前和窦卵泡的数量,**卵泡的生长和同步发育。
此外,医生还会根据每位需要促排卵的客人的身体条件、药物反应等因素制定个体化促排卵方案。
无论是赴美助孕,亦或是接受试管婴儿治疗的患者,面对卵巢低反应时,请不要过度紧张,更不能灰心。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本站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Copyright © 2018-2024 Powered By 小脚丫育婴网备案号:粤ICP备2024043611号
声明:小脚丫育婴网所有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网站地图